永辉超市反向抹零引争议,创新还是侵权?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?
近年来,我国零售行业在不断创新中寻求突破,永辉超市作为其中的佼佼者,近期推出了一项引起广泛关注的“反向抹零”政策,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却引发了消费者和业界的热议,有人称之为创新,也有人认为其侵犯了消费者权益,永辉超市的“反向抹零”究竟是怎么回事?它又引发了哪些争议呢?
永辉超市“反向抹零”政策
所谓“反向抹零”,即超市在结账时,如果商品价格尾数是偶数,则直接舍去尾数;如果尾数是奇数,则四舍五入至偶数,一件商品标价9.99元,按照“反向抹零”政策,实际付款金额为10元。
永辉超市表示,实施“反向抹零”政策是为了简化收银流程,提高结账效率,同时也能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优惠,这一政策却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。
争议一:创新还是侵权?
对于“反向抹零”政策,消费者和业界人士的看法褒贬不一。
支持者认为,这是超市为了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的一种创新举措,有助于提升购物体验,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成本,具有一定的合理性。
反对者则认为,这种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,消费者在购物时,对商品价格有知情权,而“反向抹零”政策使得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支付了额外的费用,这显然是不公平的。
争议二: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?
针对“反向抹零”政策引发的争议,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,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。
-
明确政策界限:超市在实施“反向抹零”政策时,应明确告知消费者,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强制执行。
-
强化监管力度: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超市的监管,确保超市在执行“反向抹零”政策时,不侵犯消费者权益。
-
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:消费者在遇到类似问题时,应积极维权,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。
永辉超市“反向抹零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广泛争议,在创新与维权之间,相关部门和超市应权衡利弊,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侵犯,消费者也应提高维权意识,共同维护良好的消费环境。